在考研出分前的空檔期,相信有不少的同學們都是靜靜等待。但你知道考研復試時,是在和多少人爭奪一個上岸機會嗎?如果還傻傻等,那你就錯了!
考研出分前的空檔期,我該做什么?
考研分數公布時間已經一步步靠近,換言之2023考研復試也即將到來,其實復試的殘酷性遠遠大于初試。很多學校復試占比40%,更有甚者占比50%,所以能否好好利用復試,至關重要!
很多同學考完初試之后就不管不顧了,但是如果一味地等初試成績結果出來之后再做準備,那么往往會陷入被動的局面,分數公布之前同學們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的答案,心里有一個預期分數,然后對比往年分數線,能否達到目標院校的復試線心里就有一個底了:如果在復試線以上,就可以全力以赴準備這個學校的復試;如果沒有達到復試線但成績能夠上國家線,則提前考慮調劑。
圖源攝圖網
考研調劑看似步驟容易,但實際上考生還是難以自己精準把握,考研同學的目標院校大都集中在985、211高校,可以預見的是需要調劑的考生還是會繼續增加。
同時根據2022年考研調劑政策的改變,大家需要登錄教育部調劑系統進行調劑信息填報。按照初試成績的高低選擇調劑復試名單,這對于一些分數不高,本科雙非的同學則很難調劑成功。
當同學想要主動提前聯系學校招生辦,發動你身邊的關系(老師、親人、學長學姐等),多打電話發發郵件給導師時,一般同學也無法直接獲取招辦、導師的信息,導致調劑的難度大增。況且有些院校的調劑信息是不對外公布的,讓同學們無從下手,調劑過程可謂“難上加難”!
此外,據統計,近兩年的考研調劑成功率大概只有27.2%左右,今年預測可能會創新低,雖然今年的數據并沒有出來,但是根據報考人數可以預計今年調劑人數達到200萬人,而調劑成功的人數基本上會與去年持平,大家看到這個調劑成功率可能會倒吸一口涼氣,因為這就意味著5個人里面只有不到1個人可以調劑成功,所以廣大調劑考生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了。
即使無需調劑,復試考驗也絕非同小可!
初試只能看到一個分數,而復試是面對面的,這個時候考生的綜合素質和準備情況就會顯現在考官面前。這個時候老師們常常會根據你的簡歷對你針對性考察。
復試是整個考研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復試成績一般來說占總成績的30%~50%,每個學校都不同,但都在這個區間浮動。值得注意的是,招生單位有一票否決權,只要復試不合格,初試再牛都可以不要你的。
復試時間大致在2月底~4月中旬,復試流程各高校大同小異,復試時間一般都是2~4天,包括體檢、筆試、面試三種形式。
一定不要小看面試的重要性,簡歷上的任何內容都有被問到的可能,利用簡歷引導老師提問絕對不是說說而已。好的簡歷可以引導老師的提問,如果老師對你的簡歷內容感興趣,便會問根據簡歷提問,而簡歷上都是你熟悉的內容,你完全可以應答如流。
此外,影響最終上岸的,不僅有自己在復試中的表現,而且還有院校規定的復試差額比例。部分院校會在計劃錄取人數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去參加復試,然后再選取計劃定額的人數。教育部規定的最低差額淘汰比例為1:1.2,生源充足的院校專業可適當提高該比例。差額復試的比例一般為1:1.2或者1:1.5。
圖片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官網
所以,各位同學,復試的競爭也同樣激烈,也要用上百分之百的努力。
或許你覺得2023考研是最難的一年,但考研新政策出爐,23考研或許并不會比今年簡單,形勢將會更加嚴峻!
總之,2023考研估分感覺不好的小伙伴還是應盡早做好未來計劃,不論調劑還是二戰要做到心中有數。
與其擔心落榜,不如考研留學雙規劃,柳暗花明出路多!
首先,不建議大家“二戰”??佳卸鸬膲毫μ笄倚蝿莞訃谰?
2011~2022年全國研考報名人數及增量
其次,考研失敗就開始找工作的同學,也要全面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2022年,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總量和增量均為近年新高。這也意味著,202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不小的壓力。如何給上千萬新增勞動力找到工作崗位?你確定自己沒有考研上岸,就能順利找到心儀的好工作嗎?
可以合理推測,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用人單位需求比前幾年有一定幅度縮減,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招聘意愿同比下滑。同學們找工作的難度也是不容小覷的。
考研后去留學并不是退路,而是另一條前進的路。從時間成本上來說,如果你考研失敗后直接選擇留學,英語基礎好,還是很具優勢的。和國內考研一樣,國外留學需要學生針對于自己的專業和未來職業規劃有著明確的目標。因為考研的學生在國內基本上已經確定了自身的目標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也免去了在留學前期對于專業和未來目標的迷茫,申請目標更加明確。
國內考研的競爭程度,相較于出國留學要激烈很多。所以考研生在準備的考研過程中對于自身的學習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這對于留學的申請過程中有著很好的幫助。最最重要的是,對于考研生來說,現在申請留學時間剛剛好,時間來得及!
留學也是一種投資,你的留學預算充足嗎,簡單3步,輕松了解留學預算?
費用計算
版權及免責聲明:
1、如轉載本網原創文章,請務必注明出處:寰興留學(www.eastmeetswestya.com);
2、本網轉載媒體稿件、圖片旨在傳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圖片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我們將立即刪除。